苏州百年老店采芝斋名点荟萃,尤以糖果着称,粽子糖、玫瑰糖、芝麻糖,种类繁多,口味独特。其中却有一味含有中药的糖果——贝母贡糖,也深受欢迎。说起贝母贡糖,老苏州都能津津乐道地讲出一个传说。
相传清光绪年间,慈禧久咳不愈,苏州名医曹沧洲奉......
发布时间:10-10 05:20
功能主治
通阳散寒;化瘀散结;解毒。主腰膝冷痛;症瘕结聚;饮食不化;恶疮;痔痿;乳汁不通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,打碎先煎;研末1.5-3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。
注意
阴虚火旺,肺热盛者及......
发布时间:10-10 05:18
在6~7月份的江南梅雨季节里,由于雨水多、空气湿度大、气候温暖,适宜霉菌等微生物的繁殖,家里很多东西都会发霉,中药也不例外,因此,在梅雨季节前应注意妥善保管易受潮的中药,梅雨过后,应及时清理。
中成药一般说明书上都会有如何贮存的说明,......
发布时间:10-10 02:15
一、人参的功效
1、人参味甘、微苦,性微温,归脾、肺、心、肾经,气雄体润,升多于降;具有补气固脱,健脾益肺,宁心益智,养血生津的功效。
2、人参主治大病、久病、失血、脱液所致元气欲脱,神疲脉微;脾气不足之食少倦怠,呕吐泄泻;肺气......
发布时间:10-10 01:24
祛风,通窍。治头痛,鼻渊,鼻塞不通,齿痛。
①《本经》:"主五脏身体寒热,风头脑痛,面酐。"
②《别录》:"温中解肌,利九窍,通鼻塞、涕出,治面肿引齿痛,眩冒、身几几如在车船之上者。生须发,去白虫。"
③《药性论》:"能治面......
发布时间:10-09 23:56
化湿利水;破瘀散结;解毒。主吐泻腹痛;水肿;小便不利;症积痞胀;痈肿疮疡;瘰疬
内服:煎汤,6~15g;或研末,或绞汁。外用:适量,煎汤浸洗;或研末调敷。
1.《本经》:主明目,温中,耐风寒,下水气,面目浮肿,痈疡。
2.《......
发布时间:10-09 23:21
1、恢复疲劳,尤其是熬夜后
在所有的天然食品中,大脑神经元所需要的能量在蜂蜜中含量最高。蜂蜜中的果糖、葡萄糖可以很快被身体吸收利用,改善血液的营养状况。用法:中午一杯蜂蜜水。
2、消除大餐后的积食
蜂蜜可以促使胃酸正常分泌,......
发布时间:10-09 23:16
清热利湿;消肿解毒;去翳明目。主湿热淋浊;带下;喉痹;痈肿;漆疮;青盲;目赤;翳膜遮睛。
内服:用水磨汁,6-9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研细点眼;或以醋磨涂。
1.《本草衍义》:石蟹,直是今之生蟹,更无异处,但有泥与粗石相着......
发布时间:10-09 22:14
芡实的功效:
固肾涩精,补脾止泄,利水渗湿。治遗精,淋浊,带下,小便不禁,泄泻,痢疾,着痹。
芡实的作用:
1、补中益气,为滋养强壮性食物,和莲子有些相似,但芡实的收敛镇静作用比莲子强,适用于慢性泄泻和小便频数,梦遗滑精,妇......
发布时间:10-09 22:09
功能主治
①《药材资料汇编》:去恶气,辟瘟疫,杀虫疗癣,治中暑霍乱。
②《广西中药志》:通窍散火,祛翳明目。治霍乱腹痛,风痰闭窍。外用于目疾外障,口疮等证,并可作配制跌打损伤的外敷药。
用法用量
内服:0.5~1分,多入......
发布时间:10-09 21:05
胡芦巴味苦,性大温,属温热药。有温补肾阳,散寒除湿的作用。葫芦巴最常用于治疝气寒痛。对因盱肾虚寒冷气而致的疝气疼痛,睾丸坠痛,小腹症瘕,睾丸肿痛,寒冷等症,可用本品配小茴香、吴茱萸、炒橘核、乌药,川楝子,肉桂、青皮等同用。
因受寒凉......
发布时间:10-09 19:57
功能主治
祛风利湿;消热解毒。主风湿痹痛;泄泻;痢疾;感冒;咽喉肿痛;肺热咳嗽;风毒流注;疮疡肿毒;跌打损伤;毒蛇咬伤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;鲜品15-30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附方
①治风毒流注:梵......
发布时间:10-09 19:53
肺间质纤维化属于中医学“肺痹”、“咳嗽”、“喘证”、“肺痿”、“肺胀”等范畴,现代研究中将肺间质纤维化命名为“肺痹”、“肺痿”者居多。笔者在随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姜良铎老师学习期间,亲耳聆听了其对肺间质纤维化从毒、痰、瘀、虚四因辨治......
发布时间:10-09 19:52
今日,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,介绍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共同守护美好未来有关情况,并回答媒体提问。
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、宣传司副司长米锋表示,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牵动着每一个家庭的心,加强......
发布时间:10-09 19:48
柴胡
药用部分为柴胡的根或全草,味苦,性微寒,入肝肾二经。主要含柴胡酮、植物甾醇、脂肪酸、柴胡皂苷。具疏气、解郁、散火之功效。柴胡皂苷具有降血脂作用。
大黄
药用其干燥根茎,性味苦寒,归脾、胃、大肠、肝、心包五经。具泻热通便、破积......
发布时间:10-09 18:39
《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》。
鹿胎1具党参(去芦)7.5千克黄耆5千克鹿肉50千克生地2.5千克当归2.5千克紫河车5具熟地2.5千克升麻600克桂元肉1.2千克
上药切碎,水煎三次,分次过滤去滓,滤液合并,用文火煎熬,浓缩至膏状,......
发布时间:10-09 18:34
冬瓜子的药理作用
1、免疫促进作用冬瓜子热水提取后,经透析得透析内液,此液对小鼠淋巴细胞的致丝裂活性呈浓度依赖性。透析内液为B细胞致丝裂剂,有PBA活性及佐剂活性,使PFC(宽斑形成细胞)数显着增高,呈现免疫促进作用。
2、对胰......
发布时间:10-09 17:54
石斛“主伤中,除痹,下气,补五脏虚劳羸瘦,强阴,久服厚肠胃。”
本经“主伤中”一语,非指脾胃不足,实指心脏经脉之有所伤损。曾治高龄高血压心脏病患者,并发心衰,心房纤颤,神志昏昧,几度欲脱,舌光红少苔,脉细疾而至数不明,以金石斛18克......
发布时间:10-09 17:49
桃子具有补血生精之效。桃子营养成分中含有大量的铁质,有补血补气、生血益气之效。早在古医书记载:桃子补血活血、生津涤热,令人肥健,好颜色。人体气血充足了,血气畅顺,肤色自然而然也靓丽了。
桃子具有美容养颜之效。之所以说桃子有美容之效,......
发布时间:10-09 17:49
功能主治
化痰止咳,疏肝理气。治咳嗽,疝气,水肿,瘰疬。
①《纲目拾遗》:治肝有余诸症,气实者可用。
②《本草再新》:治疝气,消水肿,利关节,治瘰疬。
③《现代实用中药》:镇咳祛痰。
④《四川中药志》:疏肝理气。
......
发布时间:10-09 17:46